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半導體行業2023年展望:下半年或迎復蘇新能源車帶動汽車電子放量 2023-01-10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stock.eastmoney.com/a/202301082607872026.html"

  進入2023年,一年前還是A股市場香饃饃的半導體板塊,仍被砍單、降價籠罩。此前經歷了兩年狂飆突進的半導體行業,因下游需求的調整,進入下行周期。  2022年,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下游行業需求疲軟、芯片庫存過剩已經從局部蔓延至整個芯片行業,驅動IC、模擬芯片、MCU芯片接連降價,直至傳導至晶圓行業。  在2023年,行業整體下行是否會迎來拐點?哪些細分行業有望最先迎來復蘇?21世紀資本研究院將結合產業鏈調研,試圖回答上述問題。  下行的影響  首先總結一下過去一年半導體板塊的總體情況。業績表現是一個最直接的觀察維度。  從去年三季度半導體板塊的凈利潤增幅來看,89家公司中僅有69家凈利潤增速出現放緩甚至下滑。其中,2021年同期凈利潤增幅達到10倍以上的企業,包括士蘭微、國民技術、晶豐明源、北京君正、晶晨股份、滬硅產業、國科微等,2022年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都有大幅放緩,甚至增長為負。  晶豐明源2021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達到18倍以上,2022年則是下降了135%。盡管有上年基數較高的原因,但下游需求變化對公司業績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公司去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07億元,同比下滑55.79%;凈虧2.01億元。其稱,是全球局勢波動及疫情反復導致的經濟下行和終端需求萎縮,加之行業下游各環節及終端客戶庫存消化的影響,公司銷售收入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同時公司新產品線的研發投入費用較上年同期有較大增加,綜合導致前三季度公司主要會計數據及財務指標下降。  國科微降幅也比較明顯,公司凈利潤增幅由2021年前三季度的增長11918%下降為負增長34.9%。對于凈利潤下滑的原因,國科微表示,2022年公司承接了部分定制化編碼、解碼芯片產品,且該部分產品毛利率較低;此外,公司為配合新產品上市,搶占更多市場份額,在2022年初對部分產品下調售價,拉低了公司整體毛利率。  21世紀資本研究院了解到,下游需求的調整對業績的影響幾乎遍布全行業,多家公司坦言,這種下行幾乎貫穿去年整年。  國星光電主營LED器件及組件產品,公司在談及當前的形勢時表示,“受行業需求收縮和疫情影響,公司經營業績有一定的壓力”,未來會持續聚焦LED封裝主業。  不僅是對業績有影響,行業變化也影響了相關企業的業務布局。21世紀資本研究院注意到,2022年底,芯片設計企業紫光國微變更了募投項目。  據了解,公司終止了車載控制器芯片研發項目的投入,變更投向為深圳國微的募投項目及永久補充流動資金。  對此,紫光國微解釋稱,車載控制芯片技術、市場壁壘高,隨著半導體行業進入下行周期,供求關系逆轉,產品價格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且處于行業壟斷地位的國外競爭對手不斷推出性價比更高的競品,給公司相關產品未來的市場化推廣帶來較大壓力。與國外競爭對手的綜合成本優勢相比,國內尚未形成完整產業生態,產業鏈資源不足,公司產品產業化的條件目前尚不成熟,繼續進行規模投入風險較大。  這是行業調整的一個縮影,2020、2021年,新能源汽車賽道火熱,引發市場對車載控制芯片的追捧。但在大環境景氣度下降的情況下,企業的擴張速度明顯放緩。  逆勢增長的機會  業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已是半導體行業的普遍現象。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企業逆勢增長,盡管增速較去年同期有所放緩,但仍然實現了翻番。  這些業績堅挺的企業或與細分行業景氣度有關,或與產品結構調整有關。  比如包括芯原股份、聚辰股份、深康佳等企業去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超過2倍,芯源微、北方華創、長川科技、江豐電子、新萊應材、安集科技等增幅超過1倍。  這些企業還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是,上年同期,其中80%的企業凈利潤增速也處于上升狀態。也就是說,在上年行業整體景氣度較好的基礎上,這些企業仍然實現了倍數增長。  其中較為明顯的是半導體設備的強勁走勢。設備龍頭北方華創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0.12億元,同比增長62.19%;歸母凈利潤16.86億元,同比增長156.13%。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廠商新萊應材實現營業收入19.90億元,同比增長34.64%,凈利潤2.75億元,同比增長128.12%。  此外,凈利潤增速加快的企業分別涉及材料、設計、封測等環節。這背后的主要邏輯便是行業格局的分布特點。  機構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市場規模約為513億美元;根據SEMI關于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的預測,全球半導體設備零部件市場規模將在2022-2024年分別達到542.7、456、535.8億美元。半導體零部件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國、日本和歐洲,中國的半導體零部件自給率不足10%,也意味著國產發展的空間廣闊。  半導體設備增長的邏輯與之類似,該環節包括硅片制造設備、前道晶圓制造設備和后道封裝測試設備。根據SEMI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規模為1025億美元,預計2022-2024年將分別達到1085.4、912、1071.6億美元。全球半導體設備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歐洲、美國和日本,中國半導體設備整體國產化率不足20%,仍有待提高。  半導體材料分為晶圓制造材料和封裝材料。根據SEMI數據,2021年全球半導體材料規模為643億美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698億美元;2023年將超過700億美元。半導體材料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國、韓國和德國,中國的國產自給率仍偏低,國產化率不足15%。  因此,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為,2023年國產發展仍然是主線,半導體供應鏈的國產化將繼續深入推進,其中,半導體設備及零部件、材料、關鍵芯片等增長較為穩定。  復蘇拐點何時至?  除了產業鏈發展的分析維度,從下游需求變化的角度看,也可反推新一年的增長機會。  就目前幾大熱門的下游行業來看,分別以消費電子、通信、工業、汽車等領域為例,消費電子的疲軟是造成這波下行的主要原因,而其所占比重之大,也意味著行業復蘇取決于消費電子的復蘇。  21世紀資本研究院此前報道指出,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消費電子行業,自2022年第三季度起,相關庫存開始恢復到健康水平。  小米集團總裁王翔此前在業績電話會中表示,“公司Q3業績環比有所改善,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也連續兩個季度環比增長,該兩項改善對小米來說是很正面的信號。”同時,“三季度公司整體庫存水位穩步下降,環比降低9%,呈現良好的態勢。海外市場方面,公司將重點關注即將到來的四季度,將充分利用國內外重大購物節,預計整體庫存也將有明顯改善。”  目前來看,行業普遍認為消費電子的復蘇拐點將在2023年下半年到來。realme中國區總裁徐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realme自身的庫存壓力問題已經不存在了,預計整個手機行業將在明年下半年復蘇。  機構方面也將復蘇拐點瞄準在明年下半年。IDC此前預計,市場復蘇時間為明年。雖然預期沒有改變,但考慮到第三季度的市場趨勢,IDC將時期推遲,認為復蘇從2023年下半年開始顯示。  來自芯片行業的判斷與之類似。高通高級副總裁卡圖贊稱,大多數電子市場的緩慢增長主要受到通貨膨脹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在庫存積壓的情況下,至少在2023年下半年才能看到復蘇。  中芯國際也認為,“這一輪行業周期調整至少持續到2023年上半年。若按照下游手機市場對行業復蘇的判斷,至少要到下半年才能復蘇,就算考慮提前備貨的需求,上游產業鏈的復蘇確實至少要到2023年上半年才能看到希望。”  此外,工業控制領域的需求相對穩健。21世紀資本研究院通過產業鏈調研獲悉,以主要面向工業、通信等長周期需求為主的FPGA芯片來看,相關企業均表示,2022年的銷售較為穩定,并未受到消費電子市場的影響。  一位產業鏈人士還對21世紀資本研究院表示,工業方面出現了一些新的需求,“如工業上的機器學習,對算法、DSP、處理器上提出很多新要求;如果用的是機器視覺,在速度接口、傳感器、圖像處理上就有更高要求。”而這些都是上游芯片企業的增長動力。  在汽車領域,相比于此前汽車電子大量缺貨的情況,2022年已明顯好轉,從多家芯片企業來看,這是過去一年增長最大的亮點。一個現實的情況是,該領域的增長還未能抵消消費電子領域的下滑。  展望2023年,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滲透率提升,該部分的增長貢獻將加大。  具體來看,21世紀資本研究院認為,一方面仍然是IGBT、SiC和車載傳感器等汽車電子需求的增長,將帶動上游汽車芯片廠商進一步放量。另一方面,新能源車電動化加速滲透,車載顯示大屏化、多屏化趨勢明顯,同時OLED、MiniLED、HUD等新型顯示技術在車載領域得以應用,半導體顯示行業的增長同樣可期。(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關鍵字標籤:電子代工推薦
現撈澎湖當地海鮮,吃起來皆是鮮甜美味,新鮮又健康。
各式料理由活海鮮為食材,使用不同方式如熱炒、沙拉、濃湯、台式、西式製作,好吃美味創意,一次兼具。
海鮮餐廳天天都有便宜優惠推出,讓您輕鬆就能吃到高級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