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首頁 最新消息
多種宗教如何在世俗世界中共存?|紀念彼得·伯格 | 2023-02-14 |
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s://3g.163.com/dy/article/COLU8QB8051284DV.html" 打開網易新聞查看精彩圖片《宗教美國,世俗歐洲?》作者:(美)彼得·伯格等著版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5月調查數據顯示,無論從制度行為還是見解表達的水準來看,美、歐之間都存在著重大差別。在歐洲,天主教會和新教教會皆深陷于困頓之中,舉步維艱。禮拜儀式的出席人數多年來一直大幅度地下降,神職人員因為招募工作滯后而短缺,財政狀況很不理想,并且教會在公共生活中的影響力也大不如從前。當問及人們對信條(諸如上帝、復活、耶穌基督作為救世主等)的理解時,無論與過去還是世界其他地區相比,評估之后的得分都很低;當問及他們生活中宗教是否重要時,反饋的結果也同樣不盡人意。相比之下,美國的情景則屬于另一番天地。行為和見解表達所體現出來的敬虔水準,都要強得多。通常情況下,宗教方面的調查數據都多少不一地會受到懷疑。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對于調查問題的反應,美國人或許會夸大他們的宗教性,歐洲人則可能夸大他們的世俗性。即使承認這一點,美、歐之間的對比和反差還是有目共睹的。在美國版圖的內部,也同樣存在差別。該國的腹地和南部與東、西兩個沿海地區相比,具有更高的宗教性。此外,至少從20世紀中葉開始,在美國出現了一種比其余人口要更加世俗得多的知識階層(現在回過頭看,在此之前的時代完全是另一碼事)。這一階層形成所謂的文化精英群體,在教育、傳媒和司法等領域擁有相當大的權力。就宗教而言,印度和瑞典可以被視為是宗教性和世俗性的兩極標志。據此,美國的情境可以被描述為:一群數量巨大的“印度人”,正在受到文化精英式的“瑞典人”審判。來自宗教和世俗兩大陣營的激進分子彼此間沖突不斷,已然成為美國政壇的一大看點。多元主義從市場提供的各種宗教傳統中進行揀選現代性并不必然會帶來世俗化。其所帶來的,幾乎可以肯定地說,一定是多元主義。大多數歷史時期,人類生活在信念和價值高度同質的共同體中。現代性以及隨之而來的種種途徑,削弱了這類同質性。首先,通過人口遷移和城市化,為具有不同信念和價值觀的人們制造近距離接觸的機會;其次,通過大眾教育和文化知識的普及,開啟了對前現代社會的大多數個體而言簡直無法想象的全新認知視域;最后也是最為顯著的一點是:憑借作為大眾傳播工具的現代傳媒,現代性長期以來對于同質性文化的顛覆和破壞收效甚大,而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全球化趨勢,更是使得這類成效迅速地擴展和深化。事實上,個體能夠也必須在其中進行選擇的宗教市場已經呈現。就意識的層面而言,這意味著宗教不再被視為理所當然,而是成為個體反思和抉擇的對象。宗教在個體意識當中理所當然性地位的喪失,意味著人們被迫做出選擇—運用自己“喜好”的過程。選擇的對象可以是世俗的,也可以是宗教的。正如我們看到的,歐洲人更多地選擇世俗性,美國人則大多傾向于宗教選項。但是,即便宣稱自己信奉某種宗教傳統的保守型版本的個體,其信仰也是經過選擇之后的結果。他一定記得這一選擇過程,并且至少會潛意識意識到: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里,不排除對這一選擇結果予以逆轉的可能性出現。換言之,天經地義的傳統與經歷反思和抉擇過程的新傳統主義之間,存在巨大的差別。出于明顯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前者更有可能會顯得從容和大度些。此外,宗教選擇可以是滿懷激情的獻身(如祁克果“信仰的跳躍”所言),也可以是情感強度不大的平常決定。但無論哪一種類型,從原則上講,都是可逆的。本文內容整合自新京報書評周刊2015年11月28日刊《彼得·伯格:ISIS的“誘惑”》(新京報特約記者:王若千)、《宗教美國,世俗歐洲?》、《疑之頌》等書稿內容,經出版方授權刊發。整合編輯:木薯。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載至朋友圈。 關鍵字標籤:神明桌購買 |
|